动力煤市场涨跌互现,供需格局变化,价格行情小幅波动。
近期,动力煤市场呈现出一种涨跌互现的复杂态势。在下游需求方面,终端电厂的补库积极性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目前,刚需用户仍然主要依赖兑现长协合同来满足自身的煤炭需求,而对于市场煤的采购意愿则相对较弱。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电厂对于煤炭采购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依赖稳定的长协供应。
与此同时,建材、化工等非电耗煤行业的需求增量也较为有限。特别是水泥市场,其季节性淡季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水泥厂的磨机开工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进而减少了对煤炭的需求。而甲醇、尿素等化工企业的开工情况则相对稳定,它们对原燃料的采购也保持着按需拉运的节奏,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采购行为。
尽管下游需求整体偏弱,但部分贸易商对市场的信心却有所恢复。他们开始积极询采性价比高的货源,希望在市场波动中寻找商机。这种市场行为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力煤价格的走势。
在供应方面,产地多数煤矿的生产保持正常,但局部地区的一些民营矿在完成了2024年的年度任务后,出现了阶段性暂停产销的现象。这使得市场上的煤炭供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紧。此外,北方港口的调入量低于调出量,导致港口库存持续下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三大港口的合计库存已降至2364.1万吨,较上周同期减少了82.6万吨。
价格行情方面,北方港口市场近期出现小幅反弹。这一变化主要受到产地市场氛围好转以及到港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支撑。贸易商在观察到这些有利因素后,挺价情绪逐渐升温,部分品种的报价也出现了小幅上探。然而,下游用户对于涨价后的煤源接受度并不高,刚需用户仍然倾向于压价少量采购。
在产地市场,整体氛围有所改善。那些具有性价比优势的煤矿销售情况尚可,坑口价格也出现了小幅提涨。但与此同时,部分矿区由于到矿拉运车辆不多,为了促进出货,不得不小幅下调报价以吸引买家。
综上所述,动力煤市场正处在一个多空交织、涨跌互现的复杂阶段。未来市场的走向还需密切关注上下游供需变化以及政策面的影响。